
白色的家,纯净的诗,质朴的独白
白,蕴含着无穷。当光中所有色彩混为一体后,白出现了。将墨水中所有颜色去除后,白亦出现了。从混沌逐渐走向清朗,也是事物从不确定走向确定。当我们自以为获得“白”时,“白”已经被污损,事物不完美的状态永恒存在。


白盒子







原建筑改造时,设计师用“一加一减”的方式,将所有的装饰线条精简到极致,以黑白呈现出极致简约;扩大窗洞,修正形状,增加采光。花园整体下挖后,地下室原先的窗户改造成落地门,一层用餐区增加悬挑阳台,整体改造后,室内外的互动性加强,人可以轻松走向室外。



房子在一片掩映的绿意中,香樟树冠散开,枝繁叶茂,院子的前面生长着成片的绣球,从修剪规整的小叶女贞中倾洒而出,有的低垂有的昂扬,圆润饱满。小松树秀丽而挺拔,高高低低引人注目。无边框的玻璃让植物与房子无限接近。清晨打开房门,便可迎接朝阳,请光入室。



这片风景赋予人无限的想象,以玻璃窗将一棵树的干、枝、叶框裱好带入眼前,有的遒劲有力,有的苍翠欲滴,有的旁枝逸出。

室内低调、谦逊又气氛轻松,完全以居家的舒适感作为考量,放弃形式上的惊人之举,空间承载着对于自然无限靠近的渴望,在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,打造一个都市中的乌托邦。设计亦从完全的功能主义、理性主义转向表达丰富的情绪和感知。



最大限度的向上延伸,向外开放,空间仿佛与树共同生长靠近天空。夏天的早晨,坐在阳光下大树前的沙发上,从日出坐到正午,在香樟、朴树、银杏、桂花中间,没有烦扰、狗狗和猫偶尔巡视一番,窗外蝉鸣鸟雀啼鸣,直到太阳开始向西移动,影子换了方向,时间在眼前流逝。




皮埃尔·勒马尔奇说:“我们的存在是在每一刻由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间的互动来塑造的……面对艺术作品时能体会到的活动,正是美学共情。”设计师希望以一种新的方式引领着居住的人感受自然,无论站着、坐着、躺着,自然总在身边,获得真切感受,然后产生美学共鸣、生命认知。

光








向阳而生,逐光而行,光让空间持续焕发活力。炎炎夏日,空间清爽而宁静;到了冬天,光一泻千里,空间又变得明亮而温暖。


尺度
空间是一个生活发生器,以人为中心、为生活而设计,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,自然成为空间的一部分,在此生活,观察四季,建立情感,充满回忆,面对时间流逝,面对每一天的新生活。


整个厨房尺寸是8米6乘5米2,共45㎡,配备了5米长的中岛台,与用餐台相连。全家人可以同时享受烹饪时光,每个人准备自己的拿手菜,从拌沙拉、搅打果汁,到煎牛排、料理海鲜、烘焙甜品。在厨房的尽头,设计了两面长度3米2的巨型窗户,从操作区可以直接观赏到东西两面的花园绿地,心旷神怡。




原建筑中主楼和错层共用一部楼梯,每层行进到一半,就会分叉到错层的房间,行为动线不够流畅,空间狭窄。设计师大胆创意,为空间增加一套新的楼梯,改造后主楼梯连接纵向的上下空间,小楼梯连接错层,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尺度。楼梯以白色的钢板,翻转折叠而上,呈现出严密的序列感,理性而又得体地介入空间中。

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:“人是万物的尺度,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,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。”在家宅空间里,空间的功能、体量感与尺度密切相关,在局促中人很难真正放松下来,所以设计师希望创造一个尺度合理的空间,让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。



憩息





所有的触感、光影和窗外的绿意,和谐而低调的营造出随性自由的氛围,转化成人的情绪和感知。在这个“无色”的空间里,自在随心,任意游走而无束缚。



夜
当你老了,头发花白,睡意沉沉,倦坐在炉边,取下这本书来,慢慢读着,追梦当年的眼神……






清晨,自然以振奋人心的邀约,让我们走近它。夜晚,当我们重新走进自然,清理掉一天的尘杂,在温暖、质朴、永恒之中感受生命的稳定性,展开对自我的反观。好的建筑,让人陶醉其中,展开属于自我的独特体验,置身其中,它会轻声耳语。


项目名称|与自然对话的“白盒子”
项目地点|中国 上海
项目面积|1000㎡
项目类型|私人住宅
完工时间|2022.05
主创设计|陆颖昆
深化设计|朱钧桦、刘成宇
陈设设计|Katelyn
项目施工|浦西尚层
部分品牌| Minotti、CEA、GAGGENAU、Cesar、 Tilo、 YOLOKES、KA、贝克洛
项目摄影|瀚墨视觉阿刁
品牌策划|回响之外

陆颖昆